9月23日
《建筑时报》头版头条
刊发市委书记市长署名文章
传承发展徽派古建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凌云
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孙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徽派古建集徽州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精美绝伦的营造技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令中外建筑界叹为观止,徽派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徽派古建堪称一部用砖、木、石写就的立体史书,是极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极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也是极具生产力的经济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新历史方位,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传承徽派古建、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加快推动徽派古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作为徽派古建发源地的黄山市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一、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其时已至,黄山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机遇难得、政策有力。古建筑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是地域文化的承载,是美丽乡愁的慰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强调“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古建筑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我们加强古建保护、发展古建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文旅部等部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文保单位、传统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的保护和利用,推进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开展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试点。可以说,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徽派古建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市场广阔、空间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文化回归和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古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和群众喜爱。文物古建的修缮修复、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城市的有机更新、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等等,都为古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2017~2022年中国古建筑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古建筑市场规模约616亿元,近年来年均增速超过15%,按照这一增速测算,今明两年古建筑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和1600亿元。可以说,徽派古建产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二、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其势已成,黄山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保护传承有力度。近年来,黄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统揽,开展了全国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建设,出台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歙县徽州古城保护条例》《黄山市徽派建筑风格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制定了《黄山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技术指南》《黄山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等技术标准,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实施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通过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种方式,对古城、古镇、古村、古街4个空间形态类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12个单体形态类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利用,守住了徽派古建的“筋骨肉”,传承了徽派古建的“精气神”。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不可移动文物803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22处,中国传统村落271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徜徉于黄山大地,宛如置身一座可以随手触摸、亲近对话、没有屋顶的徽派传统建筑博物馆。
人才技术有支撑。自然与历史的多重偏爱,赋予了黄山一方好山好水,孕育了一脉厚重文化,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徽州府官定注册班匠就有3066名。近年来,黄山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徽派古建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大力实施徽匠振兴工程,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分院,组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牵头的院士工作站和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6处。全市现有古建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19人,古建工匠1.3万余人,古建筑修缮、传统民居建造工匠、古建筑专家等专业队伍5支,为徽派古建保护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徽州府衙修复工程荣获“鲁班奖”,潜口民宅修缮工程荣获“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工程”,“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黄山市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荣获建筑石雕项目金牌、在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荣获园艺项目和油漆与装饰项目2块金牌,这些都是我们传承古建技艺、弘扬徽匠精神的生动写照和丰硕成果。
产业发展有基础。黄山市委市政府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作为打造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产业体系的支撑之一,出台了《关于促进徽派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徽派古建行业协会,设立了徽派古建产业发展资金,制定了土地、融资、人才等要素支持政策,有力推动了徽派古建全产业链发展。2020年全市徽派古建产业产值约12亿元,现有古建类企业195家,包含古建原材料供应、规划设计、监理、施工、修缮、构配件生产及衍生的文创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种类型,其中具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67家,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单位15家、施工资质单位55家、监理资质单位9家,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黄山市古建企业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走出“山门”、走出“国门”,承接了国内外一大批古建设计和施工工程,如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香港志莲净苑获得香港精品建筑奖,德国法兰克福市的“春华园”工程成为中德友好的见证,徽派古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三、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其兴可待,黄山必须再谱新篇、再兴辉煌
今年9月,以“传承徽派古建、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中国(黄山)首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将在黄山市正式开幕。届时,建筑领域相关院士、住建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和安徽省政府、省住建厅、文旅厅等领导,国家和省级建筑业协会、专家学者、古建产业区域联盟城市、企业、商会、非遗传承人、工匠艺人等代表将齐聚新安江畔,共同为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把脉支招,必将对徽派古建乃至我国古建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黄山市将以此次大会为新契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传承文化经典、推动创新融合,奋力实现徽派古建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文化铸魂,传承徽建古韵。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统揽,一手抓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古牌坊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着力打造古建筑保护利用的黄山样板。一手抓“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深化与故宫博物院、安徽建筑大学等战略合作,加强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挖掘提升,完善徽派建筑文化传承保护建筑数据库,编制一批徽派古建特色工法、图集、规范和标准,办好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馆(非遗馆),推进徽州古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真正让徽派古建形神兼备、传统技艺永续流传。
坚持培基固本,弘扬徽匠精神。深入实施徽匠振兴工程,建立古建技艺大师新型师徒关系,规划建设“非遗技艺学院”,鼓励市内院校开设建筑、园艺、装饰等特色专业,支持古建行业协会、古建企业通过订单培养、委托培训、课题攻关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建设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徽派建筑就业实训基地,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徽匠队伍,力争每年培育古建工匠500人以上。全面落实黄山市“人才10条”“高技能人才10条”等人才政策,支持建立徽州古建技术专家库、古建营造技艺大师工作室,持续开展古建技能大赛和“徽派建筑大师”“优秀工匠”评选活动,不断激发能工巧匠的创业激情,以“徽匠精神”守护好徽州古建的根与魂,为徽派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坚持创新融合,振兴古建产业。着力建平台强载体,全力打造“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技术研发、材料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徽派古建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徽州三雕”、木构件、仿古材料等专业生产基地,积极搭建线下交易市场和“徽派建筑网”线上交易平台,加快打造古建营造、古建修缮、古建构件配件、古建装饰产品四大产业板块。着力抓创新促融合,鼓励企业对接科技资源、嫁接创意理念,加大研发力度、优化工艺设计、丰富产品品类,加强“徽州三雕”等特色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开发推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创和装饰产品,推动古建产业与文旅、创意、影视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徽派古建产业发展生态圈。着力壮龙头扩规模,支持古建企业提升资质、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一批古建龙头企业,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徽派古建产业集群,加快把黄山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徽派古建产业基地。
坚持开放赋能,拓展品牌影响。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专业化的素养成事,充分发挥中国(黄山)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平台作用,以会造势、以会交友、以会兴业。紧盯建筑领域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外地大型古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双招双引”。鼓励徽派古建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机遇,大胆走出“山门”、走出“国门”,积极向市外、省外乃至国外开拓古建市场、承揽古建工程,进一步把徽派古建产业带动起来、把徽州文化传播出去,奋力开辟徽派古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打响徽派古建的“金招牌”,让徽派古建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生机、绽放出新光芒、创造出新辉煌。